“今年1月到7月,大通湖主要污染因子總磷濃度的均值為0.078mg/L,比2019年的年均值下降了36%,湖區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取得了較好成效。”日前,在湖南省益陽市大通湖區紀委監察工委的會議室,一場大通湖保護治理工作會商如期召開,來自益陽市紀委監委、大通湖區紀委監察工委、農業農村和水利局、自然資源局等單位的有關負責同志相聚一起交流近期工作進展和重難點問題。
大通湖位于長江經濟帶重點生態區,是洞庭湖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前由于過度投肥投餌和捕撈、農業面源污染等原因,水環境惡化、濕地生態退化,水質下降為劣V類,中央、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均指出了相關問題。近年來,當地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實行“退養、截污、疏浚、增綠、活水”系統化治理,湖泊水質總體穩中向好,但距離Ⅲ類這一中長期目標還存在著差距。
認真記錄了大家交流的內容后,大通湖區紀委書記、監察工委主任田芳華表示,加強大通湖保護治理工作是必須扛起的政治責任,一方面各地各部門要壓實主體責任,做好水產養殖減排、疏浚溝渠、植被修復、農業面源污染綠色防控、推動生態轉型發展等工作,把財政資金用到刀刃上,確保廉潔高效推進。另一方面,針對有些地方存在的問題,要緊密配合、徹底整改。
“像這樣的工作會商,我們每月至少召開一次,及時溝通掌握大通湖保護治理工作的進展和存在問題,也給各位‘一把手’持續傳導狠抓落實的壓力。在此基礎上,我們每周還會統籌派駐紀檢監察機構、鎮紀委等開展監督檢查,進一步了解行業主管部門和有關職能單位履職盡責的情況。”田芳華告訴記者,綜合日常監督檢查發現問題、上級交辦問題線索,紀檢監察機關通過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整改任務清單等推動整改,明確牽頭責任單位、配合單位、責任區級領導、整改目標、整改時限,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
會議結束后,記者跟著大通湖區紀委監察工委一行深入湖區進行隨機查訪。站在湖岸遠遠望去,波光粼粼,水草搖曳。岸邊一處碼頭,停放著幾臺巡邏艇。“這是我們今年新增的巡邏艇,還配了無人機,每周對整片水域巡邏2次,強化日常監管力度。”大通湖區濕地公園管理局局長于波告訴記者,除了管理局日常巡邏,大通湖區紀委監察工委還會聯合公安部門不定期開展聯合執法檢查,重點檢查禁航禁捕、電排排水、違規垂釣等方面情況,發現涉及黨員和公職人員違反相關規定的,由區紀委監察工委進行處分處理。在于波看來,日常巡邏檢查、監督檢查和聯合執法檢查同向發力、綜合發力,對問題線索發現處置、監督干部履職盡責、廉潔風險防控等都發揮了作用。
大通湖流域涉及益陽市大通湖區、南縣、沅江市,在益陽市紀委監委的指導下,三地正在完善協作工作機制,凝聚監督合力。“我們推動三地紀檢監察機關實施‘洞庭清波’清廉共建,明確年度治理任務落實、環保資金使用監管、三地邊界問題整治等監督重點,推動建立聯席會商、聯合督查制度,做到監督檢查共同發力、邊界問題厘清責任、疑難問題會商探討、典型經驗及時交流,防止‘各管一段、各自為政’。”益陽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李益告訴記者,在三地協作工作機制的基礎上,針對一些重點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益陽市紀委監委會通過掛牌督辦、下發整改清單、發函交辦、約談提醒等方式,跟進整改,并嚴查背后的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
今年以來,益陽市、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圍繞大通湖保護治理工作,共開展專項督查16次、暗訪9次,發現并推動整改問題48個、問責18人。